聯系方式
地址:唐山市豐潤區曹雪芹東道60號二局辦公樓五樓
電話:0315-3230055
BIM思維對建筑設計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18-07-01
瀏覽量:
8
[導讀]作為建筑行業的革命性技術,BIM的優勢和重要性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認同。
作為建筑行業的革命性技術,BIM的優勢和重要性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認同。然而,對于大多數一線建筑設計師尤其是負責前期的設計師來說,BIM目前的使用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能理解它的好處,卻很難在項目中實際應用。拋開學習的時間和成本,以及團隊的“戰略”,僅從“戰術”的角度也能難找到應用的落腳點。
BIM的作用到底在哪里?
如何才能高效地發揮它的作用?
整體化的空間設計回歸三維設計
大多數情況下,不管從平面出發,或是從造型出發,空間往往是被剝離在概念設計之外的。
CAD+SU的方式加之緊張的設計周期使得大多數的設計師能解決“準確”這個問題已是嘔心瀝血,對空間的探索研究更是難上加難,更不用說用空間的設計方法控制設計。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思維,建筑的室內空間,室外空間,建筑表皮,平面功能都可以被整合在一個相互關聯的邏輯系統中,布置平面的時候已經在同步設計建筑空間,而空間又可以被直觀地反映在建筑立面造型上,最終的圖紙是一個模型在不同面上的表達。設計師可以以三維的方式觀察設計對象,模擬人視點進行空間推敲。
建筑信息模型為空間設計的方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它使得內外兼容的空間設計變得簡單易行,讓我們的設計回歸建筑本質之一,那就是空間。
可持續設計借助參數化手段提高效率
這里講的“可持續”并不是綠色建筑或生態建筑講的可持續,而是設計過程的“可持續”。利用BIM軟件的參數化功能使得設計成果的開放性大大提高,滿足了設計師對多種可預見參數的參與,使得設計的客觀性加強?;贐IM理念的跨軟件平臺的協作,讓設計師可以選擇最合適的軟件完成相應的工作。
設計構思的表達整合設計環節提升品質
建筑師,尤其是偏向前期部分的,往往要把控設計的各個環節,功能設計,造型空間,直至效果圖,匯報文本。借助BIM的三維設計,設計師自己完成建筑造型的推敲和建模工作,甚至是效果圖的視點都可以在模型中反復推敲,減少了和后期制作人員“多一點”,“少一點”的模糊溝通。將原本應由建筑師完成的工作重新納入思考范圍,提高對設計的控制能力。
再者,借助BIM模型信息關聯的特性,使得方案的調整,表達,平立剖圖紙繪制變得十分簡單,減少了重復性的工作,設計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回歸到設計問題的解決。
暴露問題的同時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三維設計帶來的好處除了“更直觀”,也“更直接”地把傳統二維設計中容易忽略的問題暴露在設計師面前,“逼著”設計師不得不解決問題。這也是目前設計師抗力比較大的關鍵。設計師認為很多原本不需要現在解決的問題被“赤裸裸”地暴露出來,就會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與當下普遍偏低的設計收費不對等。
這點確實是對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有建筑設計前期后期的設計能力,還有有跨專業的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模型深度對設計的影響最終做出合理的判斷。
最大的優勢整合設計環節
設計過程涉及多立場,多專業,多工種,設計中反復推敲帶來調整的變更往往是多環節多工序的,BIM思維提供了一種新的工作方式,即:各個環節緊密聯系,同步調整的協同設計方式。
另外,對于大型復雜的工程項目,采用BIM技術進行三維設計有著明顯的優勢及意義。BIM模型是對整個建筑設計的一次“預演”,建模的過程同時也是一次全面的“三維校審”過程。在此過程中可發現大量隱藏在設計中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不涉及規范,但跟專業配合緊密相關,或者屬于空間高度上的沖突,在傳統的單專業校審過程中很難被發現。
推廣及應用的困難
用BIM做設計有很多的優勢,為什么真正在用的設計團隊不多,甚至有些團隊抱著一腔熱情嘗試了幾次之后最終選擇退回到傳統的設計工具和方式上。在筆者看來原因主要會有以下幾點:
首先,標準的不統一,整個行業范圍內部無法形成統一的交付標準,設計院完成的模型能在下一個全生命周期環節中被利用的部分很少,所以對設計院來說BIM模型不能轉化為收入。
其次,整體行業水平的普遍較低,以及大部分業主單位對BIM的認知不足,使得設計院缺少變化的外部驅動力。
第三,設計師對“用BIM做設計”缺少正確認識。軟件工具本身還存在一些問題,大多設計師對BIM的理解停留在“畫完平面生成立面和剖面”的錯誤思維上,加之用傳統設計的思維主導設計過程,設計師更多在嘗試時候會產生“太麻煩”,“不好用”的認識,轉而放棄嘗試。